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注册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知识库
  • 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

    发布日期:2015-01-27   信息来源:来自网络  浏览次数:

    “体系”最早出现在1964年《纽约城市参考》的一篇论文中,旨在讨论城市系统中的系统。这一概念提出后,首先被用于社会学、生物学和物理科学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期,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复杂的技术集成与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大规模系统集成与更新换代的需求,导致了体系现象与问题产生。广大学者认识到传统系统工程在解决体系问题上的不足,开始探索解决体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21世纪初,体系工程概念逐渐被普遍接受,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成立了体系工程研究机构,举行了体系工程的年度专题会议,并创办了《体系工程》杂志。体系现象的存在得到了众多从事复杂系统、系统集成以及管理决策研究学者的普遍认可。从影响国家经济的工业体系、影响市场运作的商业联盟到国防体系、战场C4ISR体系等等,体系作为一个宏观高层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不同领域的高层决策者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美军将其应用于军事领域,进行了未来作战系统的全新设计与实现、美海岸警卫队深海作战系统的一体化改进、战区导弹防御体系的构建等等。

    一、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

    基本概念。目前,在不同领域和应用背景中,体系的定义不完全相同。这里仅介绍其在军事领域和应用背景中的一些定义,主要有:一是体系是系统的联接,在系统联接的体系中允许系统间进行相互协同与协作;二是体系不是单纯系统的集成,它具备五种特征:独立运作、独立维护管理、区域分布性、“涌现”行为和演化发展;三是体系是巨大的、复杂的、持久的独立系统的集成,是随着时间发展通过各自的权威提供各自的能力以支持总的使命从而形成体系。正如美国防部所云:体系是“互相依赖的系统组合链接,提供的能力远大于这些系统的能力之和”。

    体系的基本元素。主要包括环境、使命、实体、结构、过程。环境是体系存在的依托,是体系运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境的复杂性与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系的运行。使命是体系存在的前提和目的,由于组成体系的元素各自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形成体系的目的即体系的使命,当使命不存在时意味着体系的消亡。体系组成实体即为组成体系的所有物理资源和人,物理资源是体系运行的物质基础,如战场作战平台、作战系统、传感器等,而人通常是体系中的决策个体,是体系的主体。结构是组成体系的成员———实体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包括层次关联、功能关联、信息关联以及替代关联等。过程是体系为实现其使命的运作分工和运作程序、步骤,过程的建立是执行体系使命的基础,过程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体系使命的执行。

    体系的主要特性。主要有:组成单元行为的独立性、自主性;体系整体的演化性与成员个体的演化性;体系域的分布性与交叉性;体系成员个体的异构性;体系组成个体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演化的;体系边界模糊与动态性;能应对使命环境一定程度上变化,具备自组织和适应性;体系的“涌现”源于局部或个体行为的累积和个体间的交互,涌现行为是非线性的;组成个体行为影响的关联性。

    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

    在军事领域和应用背景中,体系是信息时代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已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获取体系对抗优势的关键是实现各种要素、单元、系统的有效集成。目前,我军提出的“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改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即是以体系的方式来研究和处理军事问题的。作为战斗力生成和发挥的重要因素———军队后勤保障,正在进行一场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改革,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实践进展缓慢,理论也缺乏全局性、系统性的深层次研究,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力量、范围、规模和经验上与外军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从全局和总体的角度,以体系工程的方法来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问题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是指在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指导下,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总体要求,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特点和规律,以当前和可预期未来阶段内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为牵引,由政府统筹协调,军队和相关企业协同、协作,为军队建设和作战进行物质和技术服务保障的大系统。由此可见,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是一种由政府、军队和企业组成的完整框架系统,是军队保障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的集合。

    (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基本元素

    环境。当前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面临的环境需要从国际、国内和驻地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需要保持高效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为军事斗争做准备,而国内和驻地的环境则决定了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构建进程。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水平飞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相关法规政策的健全完善提供了可靠的制度支持。由于驻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环境差异很大,所以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军队实体采用完全相同的保障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

    使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使命即为满足军事斗争的后勤保障需求,这也是后勤改革、后勤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然而,在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使命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满足驻大中城市军以上机关、院校、科研院所单位生活保障需求开始,逐渐辐射到小远散单位,保障内容从生活保障扩展到医疗、油料等专业后勤保障。随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将需要从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其使命也将随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进程而动态变化。

    实体。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实体是由政府、军队和企业,以及各自掌握的物理资源构成的一组松散耦合的系统。在和平时期,由于面临简单、稳定的环境和使命,组成体系的实体各自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战争时期,面临变化激烈的复杂环境和使命,需要组成体系的实体互相依赖并紧密协作。这种快速转化的顺利完成,依赖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实体之间信息快速而准确的传递、指挥控制的高效实施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

    结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结构的产生服务于体系运作过程,体系的高效运作需要建立良好的体系结构。其中,体系成员间的几种关系主要为:层次关联,通常是一种决策结构;功能关联,是指一个成员功能的执行需要另一个成员执行某种功能或提供服务;信息关联,表示成员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交流或共享;行动关联,表示成员之间需要在同一环境进行任务执行的协同行动;替代关联,表示体系中一个成员可以替代另一个成员。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结构的有效性决定了体系的运作效能,也是获取体系运作的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的直接原因。

    过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过程是体系为实现其使命的运作分工和运作程序、步骤,对任何运作过程都存在与之匹配的结构。因此,使命环境发生变化时,带来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演化行为包括过程的重组和结构的重构。过程的重组是使命的调整或变更导致执行使命的过程改变,由此,与之匹配的结构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即结构的重构对随使命环境变化而演化的体系行为测度表现为体系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特性

     一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是一组松散耦合的系统,体系成员个体具有异构性,不再是具有严格指控关系的军事组织。尤其是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企业成员,其行为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其独立性表现为企业成员具有独立的行为和功能,其自主性体现在自主的思维、决策和行动上。在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企业成员依据合同和军队成员协作,与军队成员之间不存在严格的指控关系。

    二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边界的模糊与动态性。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组成成员可以根据使命环境的变化而选择加入或者退出,这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自组织、自适应及其演化性的基础条件之一。在体系从建立到完善的不同阶段,由于军队和政府的参与程度不同,军队和政府的相关部门将会根据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进程而加入或者退出。相比之下,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企业因为竞争或者其他机制而加入和退出更为常见。由此导致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边界的模糊性和动态性。

    三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整体的演化性与成员个体的演化性。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整体的演化源于体系组成成员个体演化和体系结构关系的演化,组成成员个体的演化是指组成成员个体在其生命周期内功能、能力以及生命力的变化。体系结构关系的演化体现在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组成成员的加入与退出,以及相互关系的变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整体的演化体现在从体系顶层设计开始,到不同保障系统的集成、体系构建、平战检验等过程中。

    四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能应对平战转化,具有较强的使命环境适应性。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通过体系结构关系的演化和体系组成成员的演化,使得它能适应使命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如在国内救灾、平暴维稳,国际维和、护航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平战转化。然而,这种使命环境的适用性也是有限的,理论上来说,当使命环境的变化超出体系自组织与自适用能力时,就会导致体系的崩溃。因此,需要通过不断改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结构关系和优化体系成员组成,以适应未来使命需要和平战转化。

    (三)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工程

    针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现象与问题,应当采用体系工程的方法进行研究。体系工程是实现不同系统网络集成的最优化,以满足某一项目(体系问题)目标的科学。它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应用数学(如最优化方法、概率论、网络理论等)、基础理论(如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理论等)、系统技术(如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等)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体系工程通过确定体系对能力的需求,把这些能力分配至一组松散耦合的系统,并协调其研发、生产、维护以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活动;能够使决策者理解选择不同方案的结果,并提供给决策者关于体系问题有效的体系结构框架。体系工程是学科交叉、系统交互的过程,这种过程确保其能力的发展演化满足多用户在不同阶段不断变化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单一系统所不能满足的,而且演化的周期可能超越单一系统的生命周期。体系工程提供体系的分析支持,包括系统交叉的某一时间阶段内在资源、性能和风险上的最佳平衡,以及体系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分析。体系工程源于系统工程,但高于系统工程,在分析和解决不同种类的、独立的、大型的军队保障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操作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工程实践主要包括体系的需求与顶层设计工程、体系的集成与构建工程以及体系的演化工程。体系需求工程包括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使命分析与分解(需求分析)、需求描述与建模、需求获取、需求管理、需求评价与验证以及需求的演化分析等。顶层设计工程包括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技术一体化的规划和体系组成成员交互活动设计。体系集成工程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前提,需要从体系的全局高度上考虑体系的使命需求,同时也需要从底层保障单元与基础设施的条件上考虑体系要素对使命需求的匹配程度。体系构建以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使命需求为依据,在全局高度上遵循“自顶向下”的分解原则进行使命需求的分解,在局部保障单元以及基础设施的同步行为上遵循“自底向上”的聚合原则进行资源的聚合与调整。体系演化是对现有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改造或变革,使其具备新的能力,适应新的环境,履行新的使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演化行为包括体系要素演化和体系结构的演化,要素演化体现在高层使命与任务的变更、能力的演化、底层组成成员的加入或退出等,这些演化行为间存在互动的联系,高层演化驱动底层演化,底层演化导致高层要素的变更。体系结构的演化包括三类演化行为:一是运作体系结构的演化;二是系统体系结构的演化;三是技术体系结构的演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演化工程按照其变革的激烈程度通常又可以分为激进演化和渐进演化。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工程过程以体系的使命与环境转换为具体的系统成员需求和体系结构与系统交互需求,包括系统发展的规划方案、系统成员的集成方案以及系统成员间的交互方案等等。包括了需求分析循环、设计分析循环、设计验证循环和体系环境与边界的分析等内容。需求分析循环完成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使命需求到能力需求的转换;设计分析循环完成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能力需求到体系能力提供的匹配与映射,通过两者的匹配建立体系的组成与结构;体系验证循环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综合设计方案进行测试检验,为需求分析与设计分析反馈信息;体系环境与边界分析是对现有系统成员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结构进行分析,获取现有体系的能力供给。体系环境与边界分析在体系工程过程的反复迭代中不断淘汰现有系统成员,加入新的系统成员,从而确定其边界。

    综上,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符合体系的相关定义,具备体系的基本元素和特征,采用体系的思想有利于深入认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体系工程的方法从需求与顶层设计出发,遵循体系演化规律,进行体系的集成与构建,可以超越局部得失,主动防范和化解风险,有利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发挥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

    关于希盟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9-2016 西安希盟信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陕ICP备12011946号